English  
 
科技活动周:机械工程学院扎实做好疫情期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来源:    日期: Fri May 15 00:00:00 CST 2020      点击率: 2122

(通讯员 庄哲明)科技活动周(每年5月第三周)是国务院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时期,为积极响应我校“停课不停创”的号召,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机械工程学院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和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线上活动。认真落实线上备赛工作,发挥专业特色,依托“云”分享助力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稳步推进,紧扣疫情防控形势,为广大学生提供自主科研平台保障,在全院上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发扬青春智慧,科学防控疫情

疫情爆发初期,为确保机械学院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稳步开展,我院积极部署,将线下活动转为线上举办。第一时间结合各类竞赛特点和学科情况,灵活调整原有活动安排,统筹各类线上资源,并向全体学生发出题为《停课不停创|科创活动怎么安排?》的一封信,号召同学们“服从当地政府和学校安排,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在家中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和自主科研工作”。同时,特别鼓励广大机械学子结合专业所学和自身才智,积极思考本次疫情期间所暴露的社会问题,勇于投身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的创新实践,为抗疫防疫贡献青春智慧。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詹浩淼结合自身专业设计负压隔离病房空气调节系统,该系统拟应用二氧化碳热泵产生的高温阻止病毒的传播,现已提交专利申请;机械工程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袁伟针对未来舆情传播方式,提出一种新型信息甄别平台,用于对信息真实性进行评判,提醒公众积极快速应对公共事件,同时构建数据库用于检索查询;工业设计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舒涵设计了一种戒指型个人定位检测一体系统,可用于辅助排查疫区史,避免谎报瞒报,还可以追踪感染者的行动路线,精确定位密切接触者。

1589519434359027245.png

赛事多路并进,双创热情高涨

自二月初至今,机械学院已相继组织开展3项创新创业院级赛事,参赛人数达300余人次,包括:天津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机械学院赛道、天津大学第四届“未来三十年”机械学院赛道和“潍柴杯”天津大学第十三届节能减排大赛。同时,整理并发布“问海杯”国际海洋创新大赛等10余项跨学科创新创业竞赛信息,积极宣传动员各学生创新团队发挥跨专业、跨年级组队优势,大力引导同学们在竞赛实践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树立创业实践意识。此外,学院大创项目也已完成第一期项目培育工作,经过前期自主申报、中期检查,22个院级项目进入终评阶段。经结题评审会验收,18个院级项目顺利结题,研究课题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机构学、材料学和基础研究多个领域,部分优秀项目已推荐入选本年度校级评审。自院级大创项目开展以来,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比例显著增加,低年级本科生参与人数大幅提升,本科生整体参与率和覆盖度有效提高。2020年度立项数量稳步提升,通过线上讲解、经验分享等形式,共动员377名学生申报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84项。

1589519465827051978.png

开阔科研思路,磨砺双创本领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机械学院邀请历届专家评委、获奖学生代表开展在线双创讲座和大赛专题分享会10余场,参与师生共计700余人次,讲座主题涉及大赛背景及规则解读、团队管理与组成、创新思维培育、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天目骨科团队负责人、培训参与者杨东兴说:“我参加的培训是以‘互联网+’大赛等高水准双创赛事为指向的全周期系列讲座,课程内容涵盖了赛事讲解、创业项目分析、现有项目策划、商业计划书撰写、公司顶层设计、路演及融资等全过程,由资深的企业高管、创业导师和职场达人担任主讲,不仅为我这种创业起步者带来了非常详细专业的指导,同时也使我们创业奋斗者更加地笃定了双创事业的意义。未来,我们将真刀真枪做科研,实时实地做实践。”接下来,我院还将继续改进工作模式,辅助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更好地依托在线平台管理、指导和推进学生团队的项目研发,力求将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为下一步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589519518192019456.png

近年来,我院坚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贯穿全过程的多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学生双创相关活动,发动专业教师、创业校友、辅导员和教务员全员参与双创教育改革,挖掘培育多名双创学生典型,在各自领域中履创佳绩,三年内共有3名学生获得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5名学生获得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3名学生获得天津大学利安隆创新创业奖学金,在学院上下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与氛围。今后,我院将进一步结合重点赛事特点和专业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种子团队,构建学科交叉平台保障项目质量,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不断深化项目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全面深化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体系。

院长信箱 | 党委书记信箱 | 相关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2018-2019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市天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