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姓名: 王博文
性别:
英文名: WANG Bowen
人才称号:
职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 专业: 工程热物理
所在机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个人主页:
邮箱: wangbw94@tju.edu.cn 办公地点:
传真: 办公电话:
主要学历: 2016.09 – 2021.06,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
2012.09 – 2016.06,天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

主要学术经历: 2025.01 – 至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2021.11 – 2023.11,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系,香江学者
2021.07 – 2024.12,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2019.05 – 2019.10,拉夫堡大学,化学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8.10– 2018.12,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航空与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高效电-氢-氨转化过程中的电化学与工程热物理交叉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 燃料电池科学与技术(本科生)
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生)
储能原理(本科生)

指导本科生毕设获2023、2024年能动百篇优秀毕业论文。
指导本科生获2025年天津市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
指导研究生获第十六届国际绿色能源会议最佳报告奖(2024,宁波),国际清洁能源和空气污染会议最佳展报奖(2024,香港),SAE 汽车动力总成多元论坛优秀论文(2024,西安)等荣誉。

主要学术兼职: 1. Energy and AI(影响因子9.6),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编委
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天大学报英文版),客座编辑

主要学术成就: 在Nature,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撰写中英文专著4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学术奖励:
1.香江学者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博奖
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4.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创新一等奖
5.中国内燃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6.国际绿色能源协会科技创新奖
邀请报告:2025年高校“AI+能源”学术研讨会(2025,上海),第六届宁波新能源技术国际研讨会(2024,宁波),第二届燃料电池模拟仿真研讨会(2024,天津),第十五届国际绿色能源会议(2023,英国格拉斯哥),RSC能源专场研讨会(2023,线上),德国博世RTC-AP电气化交通与系统研讨会(2020,上海)等。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百兆瓦级海上综合能源岛示范工程,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低温直接氨燃料电池热质传输机制与水热管理研究,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英NSFC-RS),基于乙二醇-水共电解制氢与高附加值乙醇酸联产电化学过程的技术-经济-环境研究,主持
4. JKW,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主持
5. JKW,燃料电池设计,主持
6. 全国博管办香江学者计划,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主持
7.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基于多维度建模仿真和人工智能结合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研究,主持
8. 广东电网横向课题,主持
9. 中汽中心横向课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碳”专项项目,可再生能源直流离网制氢系统电能传输变换与协同保护控制关键技术,参与

代表性论著: 1.Zhang F, Zu B, Wang B*, Qin Z, Yao J, Wang Z, Fan L, Jiao K*. Developing long-durability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Joule, 9(3): 101853.
2.Wang B, Ni M, Jiao K*. Green ammonia as a fuel. Science Bulletin, 2022, 67(15):1530-1534.
3.Guan D#, Wang B#, Zhang J#, Shi R, Jiao K*, Li L, Wang Y, Xie B, Zhang Q, Yu J, Zhu Y, Shao Z*, Ni M*. Hydrogen society: from present to futur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16: 4926-4943. (ESI热点)
4.Lai Y, Wang B*, Zu B, Tongsh C, Qin Z, Du Q, Jiang S, Jiao K. EIS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ing of direct ammonia fuel cell (DAFC)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anode diffusion layers with different hydrophobic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505,159200.
5.Chen F, Wang B*, Ni M, Gong Z, Jiao K. Onlin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ammonia-hydroge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arnes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Energy, 2024, 301: 131562.
6.Wang B, Ni M*, Zhang S, Liu Z, Jiang S, Zhang L, Zhou F*, Jiao K*. Two-phase analytical modeling and intelligence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EM electrolyzer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Renewable Energy, 2023, 211:202-213.
7.Wang B, Xie B, Xuan J*, Jiao K*. AI-based optimization of PEMFC catalyst layers for maximum power density via data-driven surrogate modeling.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0, 205:112460. (ESI高被引)
8.Wang B, Zhang G, Wang H, Xuan J*, Jiao K*. Multi-physics-resolved digital twin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with a data-driven surrogate model. Energy and AI, 2020, 1:100004.
9.Jiao K#,*, Xuan J#, Du Q#, Bao Z, Xie B, Wang B, Zhao Y, Fan L, Wang H, Hou Z*, Huo S, Brandon NP, Yin Y, Guiver MD*. Desig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Nature, 2021, 595: 361-369.
10.焦魁,王博文,杜青,张国宾,杨子荣,邓豪,谢旭.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 2020, ISBN9787030650863, 科学出版社. (英文版通过国家版权输出,由Elsevier出版)

院长信箱 | 党委书记信箱 | 相关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2018-2019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市天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