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棠之约-新工科教学科普活动顺利举办
来源:    日期: Thu Apr 06 00:00:00 CST 2023      点击率: 2359

芳菲四月,花枝春满。2023年4月2日,一年一度的海棠节在春风中如约而至。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和市民朋友感受科技的魅力,展示新工科教学的成果,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在热动力大楼前广场特别举办了新工科系列活动—海棠之约-新工科教学科普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趣味课堂-“虚实结合”的智控教具、别样毕设-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科技长廊-智能网联动力与车辆控制三大板块。活动以现场展示与交互体验、新老校区视频连线、云端视频和照片直播的混合方式,给广大师生、校友、市民以及云端观众献上了一场科普盛宴。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教授到现场参观指导,天津大学能动系梁兴雨主任、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云强副主任、能动系安青松副教授、岳宗宇副教授、安彦召副教授等教师及50余名研究生参加活动,现场和线上共计9000余人次的游客以多种方式参与了此次科普活动,此次科普活动由宋康副教授主持。

1680763983560032403.png

活动伊始,梁兴雨教授和李云强教授分别代表能动系和实验室致辞,对于广大游客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能动系和实验室的现状与发展规划,预祝大家在交流互动中感受行业科技发展,了解前沿动态,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海棠节。

1680764386654061284.png


1680764315904075316.png

在趣味课堂板块,《控制理论基础》课程团队设计了妙趣横生的智控教具和课程项目,帮助同学对抽象的控制理论建立形象直观的印象,理解和掌握核心控制思路和原理。“沙盘”上的无人驾驶、“指尖”上的动态控制、“直升机”的能效优化、“球杆”上的复杂系统……本科生、中学生,甚至是小朋友们都在现场积极探索和尝试。借助实物和数字孪生平台的结合,在人机交互中,通过调整程序与参数,成功实现了无人车的循迹、乒乓球的平衡、直升机的姿态控制。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广大游客感受到了智能控制的神奇和魅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控制之美,体会到了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思维的魅力。 

1680764437029072977.png

“别样毕设”板块展示了天津大学首个新工科跨学院、跨学科毕业设计项目 - 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校园安全巡查平台。该项目在控制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实际工程问题延伸,组建了由无人巡检车、物流车、清扫车、接驳车、公交车等8种车型和无人船、无人机构成的海陆空无人系统平台。该平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与控制课程项目形成嵌套关系,构成了一体化的项目制课程结构。在这里,乘坐无人驾驶巴士,近距离触摸未来科技,提前体验未来出行的便捷与安全,感受自动驾驶技术的无限精彩;参观海教园5G车联网云控平台,了解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新发展;无人船、无人机、无人车轮番上阵,充分展示了新工科教育的高阶性、趣味性,为广大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1680764460966017717.png

参观过“别样毕设”,走进科技长廊,这里是智能网联动力与车辆控制的学术天地。无人车决策算法展现了交通行为中众多参与者之间互相“博弈”的场景;无人车规划算法折射出安全保障、能效提升、舒适度改善多目标折衷的智慧;无人车控制算法展示了极限工况下车辆动力学操控之美。智能网联动力与车辆控制是能源动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动力与汽车行业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三大科普板块层层递进,本研贯通,形成了能动系控制方向新工科教学的清晰脉络。

1680764486576030984.png

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新工科教育改革的专业之一,在新工科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其中,“智能化时代能源动力专业多元教学场景构建与实践”和“面向‘智能+’多学科人才培养的“智能熔炼,五乐并举”实践创新乐园建设”在2022年分别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在智能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能动系在将智能激素融入教学科研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新工科教学体系。学生们在多元的教育场景中,不仅收获了多学科的知识,而且逐步建立了采用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解决能源动力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复杂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思维,这些能力将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院长信箱 | 党委书记信箱 | 相关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2018-2019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市天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