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姓名: 邓帅
性别:
英文名: Shuai Deng
人才称号:
职称: 教授
职务: 副院长 专业: 热能工程
所在机构: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Shuai_Deng3
邮箱: SDeng@tju.edu.cn 办公地点: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4楼
传真: 办公电话:
主要学历: 2008.09–2014.03,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生,工学博士;
2005.09–2008.06,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热能工程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
2000.09–2004.06,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主要学术经历: 2022.07–至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2017.07–2022.06,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01–2017.06,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2011.09–2012.09,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院Herrick实验室,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1. 基础热力学
2. 吸附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3. 中低温热能的高效转换与利用

欢迎同学们报考,英雄不问出处!

主要讲授课程: 1.《工程热力学》,2021-至今,独立任课,本科生课程,32学时
2. 《热力学基础(储能平台)》,2023-至今,联合任课,本科生课程,56学时
3. 《热力发电厂》(后2022年课程更新为《热力发电厂及碳捕集》),2016-至今,联合任课,本科生课程,32学时
4. 《燃烧学》,2015-2016,2019-2020,联合任课,本科生课程,32学时
5. 《Advanced Thermodynamics》,2017-2022,独立任课,研究生课程,32学时
6.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2018-至今,独立任课,研究生课程,32学时
7. 《热科学史》,2020-至今,联合任课,校通识课,16学时
8. 《碳中和:能源动力系统》,2021-至今,联合任课,校通识课,32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

主要学术成就: 科研类:
202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技术发明 二等奖 (排名2)
2023-2021,World’s top 2% of scientists 年度榜单入选
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 能源创新奖 二等奖(排名1)
2019,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科技进步 二等奖(排名3)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估获“优+”
2019,牵头建设的超低能耗碳捕集国际合作中心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挂牌认定
2019,Publons平台认证全球工程领域、交叉领域TOP审稿人、Applied Energy期刊最佳审稿人,42个国际期刊优秀、认证审稿人
2018,第17届国际可持续能源技术大会(WSSET,总部英国)获得2018年可再生能源创新奖(排名1)
2018,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4)
2018,与赵力教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苏文,获得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2018,Publons平台认证全球工程领域TOP审稿人、Applied Energy期刊最佳审稿人
2017,与赵力教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赵睿恺,获得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2017,入选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2017,Publons平台认证全球工程领域、能源领域TOP审稿人
2016,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骨干教师”计划
2016,第一作者论文入选国际能源期刊Energy(IF2015=5.746)创刊40周年年度代表性论文(1/40/10500,该刊2015年度代表性论文)


教学类:
2024,《结合机器学习的热力学循环虚拟仿真实验》ilab-X国家虚仿平台建设课程,课程团队负责人
202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23,第二届零碳未来创新大赛 二等奖、优秀奖 (指导教师)
2023,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 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3,“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2,天津市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2019,第二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9,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8,“东风汽车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天津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级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7,天津大学第八届师德表彰“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机械工程学院年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7,“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6,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2016,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
2016,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其他:
2013,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3,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13,14th Cross Straits Symposium on material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优秀论文奖 (于日本九州大学)
2012,国家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11,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优博培育基金计划
2011,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访学计划
2010,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大金公司合作科研项目最佳发表奖(于中国上海、日本大阪)
2008,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
2008,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
20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
200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
2004,天津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060362,面向稀薄碳源的吸附碳泵能量高效转换原理和节能提效机制研究,2025.01-2028.12,在研,主持
2.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JCZDJC00540,新一代变电吸附碳捕集:原理、技术与装备,2022.10-2025.09,在研,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25100,太阳能热驱动CO2吸附碳捕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中韩合作),2019.08-2022.07,已结题,主持
4.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9JCYBJC21600,中低温热能驱动的CO2吸附碳泵样机开发,2019.04-2022.03,已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6134,热力学碳泵基础问题研究,2019.01-2022.12,已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6149,太阳能热化学吸附碳泵循环基础问题研究,2016.01-2018.12,已结题(获评优+),主持
7.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15JCQNJC06700,太阳能辅助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最优集成准则研究,2015.09-2017.09,已结题,主持
8. 天津市建设系统软课题研究项目,2015-软8,天津地区分布式区域供能系统适用性和政策激励研究,2015.08-2016.08,2万元,已结题,主持
9. 瑞士洛桑理工CODEV种子基金(国际合作横向),实用型太阳能辅助CO2捕集系统的设计(Design of a practical solar-assisted CO2 capture system),2014.01-2014.12,已结题,主持

参加:
1)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CXSF2014-36,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服务平台,2014-2017,1200万,已结题,参加(排名5).
2) “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BHSF2017-19,舰船余热驱动冷热电淡水多联供设备开发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2017-2019,1800万,在研,参加(排名3).
3) 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太阳能驱动分布式多联供技术团队,2017-2021, 在研,参加(骨干).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项目,51577034,塑造低碳能源的未来,2016.04-2016.12,已结题,参加(骨干).
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15AA050403,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冷热电联供园区微网关键技术研究,2015-2018,762万元,已结题,参加(骨干).
6)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2014BAA01B02,与建筑集成的多能源互补供暖系统示范,2014-2018,370万元,已结题,参加(排名3).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共沸工质冷凝过程中的气液分离及气相膨胀压缩特性研究,51476110,2015-2018,已结题,参加(排名3)

代表性论著: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于Nature Communication、Matter、Applied Energy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中英论文 187 篇,合计发表高水平论文 240 篇(其中封面论文 2 篇、封底论文 3 篇,ESI 高被引论文 5 篇),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累计他引 5518 次,SCOPUS 引用6245 次(截至 2024 年 2 月)。此外,授权发明专利 7 项,中文合著专1著 1 本、英文专著章节 2 章,国内外会议邀请报告 7 次。代表性论文10篇:
(1) Yaowei Huang, Da Xu, Shuai Deng*, Meng Lin*. A hybrid electro-thermochemical device for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the air. Nature Communication, 24, 04061B (Accepted).
(2) Shuangjun Li; Yifang Feng; Yuhan Li; Shuai Deng* ; Xiangkun Elvis Cao*; Ki Bong Lee*; Junyao Wang. Critical review on mobile direct air capture: Concept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 descrip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tter, 2024, 7(3): 889-933.
(3) Xiangzhou Yuan; Junyao Wang; Shuai Deng S ; Pavani Dulanja Dissanayake; Shujun Wang; Siming You; Alex C. K. Yip; Shuangjun Li; Yoonah Jeong; Daniel C. W. Tsang; Yong Sik Ok ; Sustainable Food Waste Management: Synthesizing Engineered Biochar for CO2 Capture (封面论文),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2, 1(39): 13026-13036.
(4) Chen, Lijin; Deng, Shuai D ; Zhao, Ruaikai; Zhao, Li; Li, Shuangjun; Guo, Zhihao; Lu, Yani; Zhao, Jie; Wu, Kailong ; The Thermodynamics-Based Benchmarking Analysis on Energy-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CO2 Capture Technology: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as Case Study (封底论文),
Energy Technology, 2021, 9(1).
(5) Wang, Junyao; Yuan, Xiangzhou; Deng, Shuai D ; Zeng, Xuelan; Yu, Zhi; Li, Shuangjun; Li, Kaixiang ; Wast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plastics-derived activated carbon for CO2 capture: a route to a closed carbon loop (封底论文), Green Chemistry, 2020, 22(20): 3836-3845.
(6) Zhao, Jie; Deng, Shuai D ; Zhao, Li; Yuan, Xiangzhou; Du, Zhenyu; Li, Shuangjun; Chen, Lijin; Wu, Kailong ;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H2O on CO2 adsorption capture: mechanism explanation, quantitative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封底论文), Sustainable Energy and Fuels,
2020, 4(12): 5970-5986.
(7) Li, Shuangjun; Deng, Shuai D ; Zhao, Li; Zhao, Ruikai; Yuan, Xiangzhou ; Thermodynamic carbon pump 2.0: Elucidating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the thermodynamic cycle, Energy, 2021, 215: 0-119155.

学术报告:
2017,第15届国际清洁能源大会(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nergy, ICCE-2017)做分会场Keynote报告

院长信箱 | 党委书记信箱 | 相关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2018-2019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市天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