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首页 > 学科设置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 本科生教育




一、专业介绍: 

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1951年创办的内燃机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同类专业之一1978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内燃机学科、热能研究所成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和国家首批重点学科,1985年由国家科委批准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地热研究培训中心。本专业依托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在2022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同时建有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国家“111引智基地;为培养本科生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平台与基地保障。本专业具有全国顶尖的师资队伍包括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以及海外留学和进修归来的教师人才,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优秀师资保障。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 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现代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的实践能力,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动力装置及新型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能够:

1)具有宽厚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上述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具有创新精神,熟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与工程标准,能进行传热与流动、先进动力装备、制冷空调、内燃机设计与开发、新型储能与新能源技术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设计及管理;

3)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具有安全环保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

4)主动适应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等途径拓展自身的知识和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热科学基本理论、动力机械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热工设备及动力系统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能量的获取、传递、储存,及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工程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技术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技能:

[1] 品格:具有家国情怀,在实践中能够正确认知自我、知行合一、激情自信、勇于承担风险,具有面对困难时坚忍不拔的意志。

[2] 思维:能够运用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多学科交叉创新思维,在工程实践中探索与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进行高级认知。提高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力学、化学、工程制图、材料、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等工程基础知识和以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控制理论基础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内燃机原理、设计、制造、测试、各种热工设备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4] 问题分析:具有敏锐观察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5] 设计/开发/制造:能够提出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6]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7]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正确理解其适用性。

[8]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9]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在能源系统与动力装置开发利用的工程实践中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0]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1] 个人和团队: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集体荣誉为重,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具备能够促进组织发展与进步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12]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善于表达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沟通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

[13]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4] 终身学习:笃信好学,主动适应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自觉、主动、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愿望和能力。

五、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流体机械、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六、核心课程

基础模块:

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2传热学、燃烧理论、工程流体力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

专业方向模块:

热能模块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制冷与热泵技术锅炉原理动力装置设计与优化热交换原理与技术

内燃机模块

内燃机原理、发动机构造、内燃机设计与优化、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

新能源与储能模块

界面科学与氢能利用、燃料电池技术基础、应用地热能、储能技术基础。

 

六、毕业学分

177学分

七、课程逻辑图

图片1.png


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82学分

1.1公共必修课程:66学分

1.1.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16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510005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2100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1111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22100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5100054

形势与政策

2

/

一、八


思想政治理论选择性必修课*

1

/

一~八


1.1.2 大学英语: 8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2111292

大学外语1

2

2111293

大学外语2

2

2111294

大学外语3

2

2111295

大学外语4

2


1.1.3 体育课: 4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2310001

体育A

1

2310002

体育B

1

2310003

体育C

1

2310004

体育D

1

4010005-11

体育锻炼 1-7

0

/


    

    1.1.4 军事课程: 4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5100057

军事理论 1

2

5100078

集中军事训练

2


1.1.5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 34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2100004

高等数学2A

6

2100005

高等数学2B

5

2100558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3.5

210007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3

2100097

大学物理2A

4

2100098

大学物理2B

3

2100346

物理实验A

1

2100347

物理实验B

1

2100352

大学化学1

2

216021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2

3

2160279

大学计算机基础1

0

2160217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2.5


1.2通识教育课程: 16学分

1.2.1通识必修课程: 8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510007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上)

1

5100076

大学生心理健康(下)

1

5240100

诚信教育

1

1140001

法制安全教育

0.5

2090024

管理概论

2

5100077

择业指导

2

4080001

健康教育

0.5


1.2.2通识选修课程: ≥8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艺术与美学


/

一~八


社会与哲学


/

一~八


自然科学


/

一~八


新工科创新


/

一~八


思维培养与沟通表达


/

一~八

 

2.专业必修课程: 89.5学分

2.1 专业基础课: 5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2010734

工程图学1A

3.5

2010899

专业导论

2

2010735

工程图学1B

3

2010166

理论力学3

4

2010764

机械工程训练基础

0.5

2010816

工程热力学

2

2010862

设计与制造基础3A

3

2010156

材料力学4

4

2010746

工程传热学

2

2010815

工程流体力学

2

2010865

设计与制造基础2A

3

2030324

电气工程学概论2A

4

2010542

控制理论基础

2.5

2010870

设计与制造基础2B

3

2010967

传热学

2

2010968

燃烧理论

3

2010969

工程热力学2

2

2010281

测试技术

2.5

2010553

能源与环境

2

 

2.2 专业核心课: 11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热能工程专业方向模块

2010280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2.5

2010546

锅炉原理

2

2010549

制冷与热泵技术

2.5

2010547

动力装置设计与优化

2

2010548

热交换原理与技术

2

内燃机专业方向模块

2010280

发动机构造

3

2010278

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

2

2010544

内燃机原理

3

2010545

内燃机设计与优化

3

新能源与储能专业方向模块

新增

界面科学与应用

3

新增

燃料电池原理

3

新增

应用地热能

3

新增

储能原理与技术

2

 

2.3 实践教学环节课程: 25.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设计

201001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

2

2010559

内燃机设计与优化课程设计(内燃机方向)

4

2010660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热能方向)

1

2010661

热交换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热能方向)

1

2010662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热能二选一)

2

2010663

制冷与热泵技术课程设计(热能二选一)

2

新增

应用地热能课程设计(新能源方向)

2

新增

燃料电池原理课程设计(新能源方向)

2

实习

2010765

机械工程训练1

3.5

2010557

生产实习

2

2040096

电子工艺实习

2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12

 

3. 选修课程: 8.5学分

3.1专业选修课: 5.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本研贯通课程

2010955

高等传热学

2

热流分析与测控方法模块 (五选一)

2010543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2.5

2010285

有限单元法

2

2010905

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及数学模型

2

2010897

内燃机燃烧激光诊断

2

2011001

内燃动力系统智能控制

2

清洁能源与先动动力模块(八选一)

2010556

燃气叶轮机械原理

2

新增

核能工程与应用

2

新增

太阳能利用与太阳能燃料

2

2011003

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及原理

2

2011005

热力发电厂及碳捕集

2

2010686

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论

2

2010685

内燃机概论

2

2010999

低碳/零碳燃烧概论

2

2010286

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

2

能源环境与管理模块 (五选一)

2010928

燃烧污染物及其大气化学基础

2

2010552

供热工程

2

2010555

能源管理与规范

1.5

2010551

专业英语文献阅读

1.5

2010550

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论(英)

1.5

 

3.2 自主选修课程: 3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PSIP

5240108

创新实践计划

2

研究与创新

2010725

热能动力与科技进步

1












院长信箱 | 党委书记信箱 | 相关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2018-2019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津市天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